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17节 (第2/2页)
了。不提别的,人回村给咱送信儿,第一家就来咱家特意告诉,等于救了咱哥几个的命。” 高家大儿子不吱声了。 高屠户吧嗒两口旱烟说:“一会儿老二,你给宋家送去。我去里正那得问问,这是要走到天亮是怎么地,天亮之后呐?接着走?那别说人了,老牛也得累趴停。” 而此时,宋家这面玉米棒已经煮差不多了。 男人们围城一圈,喝着水也在讨论接下来怎么办。 如果现在是白天,那没说的,接着逃,可这都后半夜一点多快两点了,人困马乏的。 女人们和男人比较起来,就显得有些心大了,反正你们让干啥就干啥,不拖后腿就行。 尤其是马氏,她不但不操心下一步,她还有心思分吃食。 对,没错,分食,且按六个等级分,特别有层次感。 马氏给大丫二丫和外孙女桃花,一人一小截玉米。 给宋茯苓、宋金宝、钱米寿,一人一个拳头大小的干粮,没给玉米。 给三个儿媳是一人一根玉米,给的时候还说了句:“吃完赶紧裁鞋面。” 给她自己和姑爷的老子娘田老太太,还有她的亲闺女也就是宋茯苓唯一的姑母宋银凤,一人分了一个正常大小的干粮。 然后是四壮和老牛头,一人两根玉米。 剩下的,马氏的儿子们孙子们,外加姑爷和外孙子,一人是四根。 宋茯苓攥着拳头大的干粮:“……” 谢谢啊,作为丫头片子,谢谢奶没让她去第一梯队。 钱米寿小声和宋茯苓嘀咕说,他要是被分在第一梯队就好了,这样可以和姐姐换着吃,想吃干粮吃干粮,想吃玉米啃玉米,下回他争取去第一梯队。 宋茯苓再次无语凝噎。 四壮和老牛头一人接过两根玉米,他俩倒是挺憨厚,盘腿坐下就开啃。 钱佩英看了眼手里的一根玉米,看了眼闺女,又望了一眼四壮他们,她快速的啃完,吃完就拍了拍屁股上的灰,奔锅走去。心里想:不能惯着老太太那毛病,一路上,日子长着呢。 马氏:“你干啥?” “我捞玉米啊。” “不是给你发了吗?” “一根吃不饱。” 马氏心想:你哪来的脸好意思说没吃饱呐,这三儿媳是让小鬼缠上了吧,她一向是给大伙分多少,别人就得吃多少。 “你啃了我骨头渣子得了,那锅里剩下的全是给我三儿留的,等他回来还得吃呐,你一个女人家吃那么饱干啥!” 钱佩英不想吵架,哪有那精力,古代的路简直不是人走的,早累熊了。 正好宋福生撒完尿回来了,她直接冲宋福生说: “嗳?我说,我就吃一根玉米,完了你娘就不让吃了,她说大伙得定量。那你少吃口吧,给我省点,我快要累死了。还有茯苓,她就得个拳头大的干粮,反正你亲闺女你自己看着办吧。” 让男人省下嘴里粮食给自己吃。 大嫂何氏震惊了。 二嫂朱氏半张着嘴听傻了。 这太不符合妇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了。 钱佩英这一世的大姑姐宋银凤,赶紧站起身说:“三弟,姐不饿,你吃你的,我把我的给弟妹。”说完就掰手里的干粮。 场面一时静了,只有树枝子烧起来的劈里啪啦声。 何氏和朱氏两个二媳妇赶紧看向婆母。 马氏却出乎所有人意料问了句:“谁是扶灵?给谁扶灵?” 第三十三章 好口才挡不住没文化 就撒泡尿的功夫,刚回来,媳妇和老子娘就齐齐问他,宋福生都不知道该先回答哪个问题了。 瞅了眼锅,在大家伙的注目下,几大步过去,宋福生先捞出三根玉米递给钱佩英:“别烫到,抱好了啊,去找闺女一边吃去吧。” 钱佩英抱着玉米,真就一声没吭去找她闺女了。 大嫂何氏,惊愕地拍了拍旁边人的腿,也不清楚拍的是谁,反正就想让旁边人和她赶紧一起看向钱佩英,看看钱佩英那从容的步伐。 她太震惊钱佩英是哪来的自信要吃食,更惊诧于小叔子是真惯着啊,居然没甩手给一个大嘴巴。 这要是换成她,不得被抽懵了啊,还得被骂一句嘴馋的懒婆娘。 二嫂朱氏是手里的玉米棒子都惊讶的掉地上了,等反应过来,她又手忙脚乱捞起玉米往身上蹭了蹭,蹭掉灰,打算留着给她老儿吃。 宋福生的两个哥哥也是懵懵的,感觉像不太认识三弟了似的。 以前三弟可不是这样,娘说啥是啥,十里八村出了名的孝顺。 当然了,以前三弟妹也不这样啊,以前三弟妹要是敢和三弟说声不字……也不说不啊! 这咋回事呢? 倒是宋福生的姐夫田喜发并没有多意外,因为他本来就是个疼媳妇的,他不仅疼媳妇,他对女儿桃花也不比对儿子虎子差。 他刚还琢磨自己就吃两根,剩下两根先搁怀里揣着,以防老子娘或者媳妇闺女饿了没吃的。 至于老牛头和四壮,他俩是一直斜眼,偷瞄马老太,怕那位突然炸了。 每个人心里都琢磨了一番,但实际上也就过了几秒钟的时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