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到民国当导演_第21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21节 (第3/3页)

香。”
  听差:“……”
  ……
  楼上,在周若鹃离开后,大家仿佛什么事也没发生过,迅速恢复了热闹,在商业胡吹之后,各自落座。
  邹暮云和纪霜雨、周斯音并几位今天组织的校方领导人们在同一个包厢,戏台上已经开始奏起了三弦,满座的观众一边喝茶吃瓜子聊天一边观看。
  邹暮云也小声和纪霜雨交流,表达邂逅之喜,还调侃了一下,他年纪轻轻,马甲居然叫“葫芦老人”。
  邹暮云的下属施远谷刚才已经紧急做过功课了,于是道:“这恐怕是因为纪先生与常人有异的头发吧。”
  纪霜雨闻言,把帽子给摘了下来,解释是之前日子不大好过,才早白的,“我感觉以后能黑回去,现在已经吃上肉了,哈哈。”
  他也是为了自己以后头发黑回去做铺垫,这漂染的嘛,毕竟不得长久。
  “啊呀,竟然是这样!”邹暮云却没意识到,只感慨了几句,看看人家这少年天才的经历,连头发都白得很传奇,“难怪自号葫芦老人了,早生华发啊。”
  “葫芦者,糊涂,人生难得糊涂。纪先生年纪轻轻,也有这样的感慨。”
  “我看,怕是取天地阴阳之意,葫芦形如天地合一,正应了纪先生的钢笔、毛笔笔意圆融。”
  纪霜雨:“……”
  又来了,我说我的,你们说你们。
  葫芦……只是说我家的葫芦娃!
  话题顺势就转到了纪霜雨的字上面,邹暮云已迫不及待询问他的字是怎么练的。
  纪霜雨早明白过来,每个朝代都有流行的风格。他不但有一笔超前的硬笔书法,还恰好符合了现在书学界的时尚。
  仗着平行宇宙的爹妈已经去世了,而且据说病死前家贫,亲朋好友也一散而光,纪霜雨当时就开始编故事了。
  导演嘛,自己的戏也不差。
  纪霜雨很自然地道:“家父家母也出身在书香门第,喜爱书法。后来家道中落,贫病交加,也一直没有忘了在家教授我,家里所有家具都当了,只有书本是不能当的,再穷也要读书习字。我由父母开蒙,学习他们的书法,二位分别推崇碑帖之学,教授我时,家父家母就希望我能试着融合二者。我技艺不精,也琢磨出来没多久,诸位见笑了。”
  条件这么艰难,还能练出好字,这说明一家人都是爱书者,更有天赋。
  而且纪霜雨说的细节其实都是真的,他们那家徒四壁的,但真的再苦,都没有把书本给当了——他家就住在小鼓胡同边,附近都是搞二手交易的,你说这诱惑多大?
  纪霜雨穿过来后,知道这一点,也跟着遵循,饿肚子都没动过那些书。
  在场人听罢都感慨不已。
  唯有周斯音看了纪霜雨一眼,心中再起疑窦:要说纪霜雨是由父母开蒙苦读,又珍惜家里的书籍,可是上次他在纪霜雨家,纪霜雨对那些书很不熟悉的样子,找纸片也翻了很久。
  纪霜雨身上可是有太多不和谐的地方了,周斯音默默又记了一笔,暗自猜想到底是为什么。
  “难怪这般年纪,却无字。”邹暮云之前就问过纪霜雨表字,时人互相称字,才比较礼貌、亲近,“我看,你还是请位长辈替你拟一字,不然,我们可只能喊葫芦生了啊。”
  一般名、字是有关联的,比如周斯音字宝铎,徐新月字玉钩,纪霜雨没字,大家喊名觉得不礼貌,喊他这个自号葫芦老人又总带几分滑稽。
  邹暮云其实很想说自己替纪霜雨拟一字,但他是很慎重的人,顾虑多,便只隐隐提了一句。
  纪霜雨浑然没听出邹暮云的言外之意,他哪里知道邹暮云想给自己起字,压根没这意识,反倒被逗笑了:“葫芦生也不错哈哈哈哈!”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